- A+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英语口语实训报告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第1篇 关键词 补缺假设 金融专业 英语教学 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0-0001-02长久以来,我国的许多外语学习者,甚至是一些教师都认为,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只要学好语法,多背词汇,纠正发音并进行反复的操练,就一定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这门外语。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很多外语学习者,包括那些历尽千辛万苦通过高考、外语基础较好的大学生在外语学习和使用过程中缺少真实语境,缺少与英语本族语人互动的机会。在这种不利的外语学习环境下,学习者只能依靠教师的口头描述和自己的凭空想象去理解,而往往却不知道所学的语言形式与何种情景语相匹配和应用,因此哑巴英语成了一种尴尬的必然结果。由于目前国内尚无将“补缺假设”理论和教学过程联系起来的实证研究,这使该理论对实践教学的指导作用仅仅停留在传统的理论基础上,研究成果的客观性和可证性有待考证。所以本研究试图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一理论进行科学的量化研究,即从传统的直觉经验方法向基于实验和统计的实证研究方法转移,从而使得该研究成果更具客观性、可证性和应用性。
一、“补缺假设”理论及对金融专业英语教学的启示
1.“补缺假设”理论
“补缺假设”一个听起来让人觉得莫名其妙的词汇,其实是一种外语学习理论。该理论(the compensation hypothesis)是由我国著名学者王初明教授在2003年提出的,旨在阐释专业外语学习的机理。补缺假设(王初明2003)认为目的语语境知识的缺失是造成母语迁移的原因之一。此理论从外语学习环境的特点出发,根据语言使用离不开语境这个常识进行深入推理,将长期被忽视的语境知识学习提升到必不可缺的位置,将原本一直归于语言形式补缺的母语迁移转而归于母语语境知识的补缺。提倡在自然语境中学习外语,而在外语学习环境中,可以使用多媒体等手段来弥补语境的缺失。这一观念的改变为如何看待外语听说读写提供了新视角,为改进外语学习和教学提出了新思路。
2.“补缺假设”理论对于金融专业英语教学的启示
“哑巴英语”和“中国文化失语症”是英语交际中的两个极端情况,反映出英语教学中两个被忽视的重要环节。根据“补缺假设”原理来分析金融专业英语实训教学的问题,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在专业英语教学中,应从语境和英语表达方式两个方面进行补缺,才能够使学生形成较为全面的英语口语能力,才能够保证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从外语学习环境的角度 ,提出“补缺假设” ,由于外语环境缺少与外语表达方式匹配的真实语境 ,在外语理解、习得和使用的过程中 ,大脑中的母语语境知识介入补缺 ,进而激活与母语语境知识配套的母语表达式 ,母语迁移因此而发生 ,影响外语学习。补缺不是指因外语表达式的欠缺而由母语结构去替代 ,替代的发生是语境知识补缺的结果。
为了适应滨海新区新兴的金融商业圈需要,金融专业英语课程是围绕金融业务服务这一主题,针对金融专业学生而展开的英语口语教学与实践的必修课,是一门综合性的实训课程。它要求学生既有基本的英语语言功底,还要懂得金融业务及财经专业知识,并能掌握口语表达技巧以及一定的专业术语。这对于基础不是很扎实的高职学生来说,要求之高之难是可想而知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原则为“实用为主,够用为度”。而“补缺假设”这一理论正好从英语学习环境的角度,提出语言与语境知识的有机结合是语言正确流利使用的前提。该理论为专业语言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引发我们重新认识高职院校金融专业英语教学,对其教学模式进行新的思考。
二、研究设计
1.拟解决问题:在“补缺假设”理论的指导下,是否可以对以往被认为不尽合理并枯燥缺失的专业英语教学模式进行重新评价,是否可以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等课件弥补自然语境的缺失;向动态教学手段倾斜,要求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专业术语等语言材料进行量的积累,进而大量模仿演练达到质的改变,验证 “补缺假设”理论在教学模式有效性的假设,从而使学生们在模拟真实情境的学习环境中熟练专业词汇语句,提高交流及应变能力。最终使我们的金融专业英语课程变成就业上岗培训项目,充分打造高素质的金融从业人员。
2.研究方法方案
(1)基础性调研:在实验开始以及结束时,学习者都将接受一次问卷调查。通过对比了解学习者专业口语现状、水平及其对金融专业英语课程的兴趣、授课方法、学习态度等是否产生了显著变化。
(2)实践应用:通过对英语口语水平相当的两组平行班进行的对比研究,来验证“补缺假设”理论在教学模式有效性的假设。在实验阶段,实验班采用“补缺假设”理论教学法,而控制班则采用传统教学法。两个班除了教学方法不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课时都是相同的,通过这种方式来控制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及客观性。
(3)数据采集:研究者将收集记录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的模拟场景等语言环境的静态资料(如:照片)动态资料(如:模拟录像)及ppt资料,对学生进行分组,采用小组积分制,对每次的模拟演练进行评分,并把成绩量化为数字。
(4)统计报告:运用前、后期调查评测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从而检验接受“补缺假设”理论教学法的实验班学生的测试结果是否优于接受传统教学法授课的控制班学生。
3.特色与创新
该研究为语言学理论联系高职英语教学实际的实证研基础和可操作性。本研究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一理论进行科学的量化研究,即从传统的直觉经验方法向基于实验和统计的实证研究方法转移,从而使得该研究成果更具客观性和可证性。并且最终能将该理论应用到教学法中为编写教材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补缺假设”理论对于专业英语实训教学有着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补缺假设”理论对于教学模式有效性的假设,使学生们在模拟真实情境的学习环境中熟练专业词汇语句,提高交流及应变能力,从而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使金融专业英语教学真正有效地转变为实训实践教学。对“补缺假设”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是对传统的英语教学手段进行的重新评价和使用。将现代语言学理论和传统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拓宽了研究的视角,在高职高专专业英语教学上更加具有建设意义和推广价值。参考文献:
[1]王玮. spoken english for finance(实用金融英语口语) 讲义[j].天津滨海职业学院,2008,(12).
第2篇 【关键词】高职英语 教学改革 口语技能大赛
高职院校在英语教学中积极地开展口语技能大赛,既能够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又能够满足高校和社会联系需求。在当前高职英语教学中,口语竞赛受到了场地、情境、内容等方面的不足,让口语竞赛并没有达到预期的要求。因此在高校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要提高口语竞赛的比重,认真的研究口语竞赛对英语改革的重要影响,制定出合理的可以精彩教学策略。
一、高职院校开展口语竞赛的现状
1.竞赛内容脱离学生实际。经过对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研究中发现,传统的口语竞赛大多是从本科的口语竞赛中照搬而来的,通常都是对某一个特定的话题使用英语进行演讲,也或者是现场对广告图标画面等进行描述。这种传统的口语竞赛方式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拿来主义也会限制了高职英语的口语竞赛水准,让学生的思维受到了很大的局限。而高职英语口语竞赛中,确定的主题太容易或者是太冷都会让口语竞赛的效果产生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地研究高职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设置针对学生群体的口语竞赛。
2.受场地情景等方面的限制。高职英语大部分都是以就业为导向,因此该专业的学生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工作情景应用能力,在特定的工作情景使用顺畅的英语进行交流。学生只有在特定的工作情境中才能够展现真实的英语水准。但是在实践中发现高校一般都是在报告厅或者是吕堂开办口语竞赛,在局限的环境中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并不能彻底的展示出来。而且高职英语开办口语竞赛的环境创设也非常重要,高职英语院校在开展商业口语竞赛时,应该选择外贸企业的办公室或者是展会;在公共英语口语竞赛是应该选择正式的工作现场或者是专业的实训室作为精彩的地点。对高职英语院校进行口语竞赛研究发现,大部分的英语院校并不能满足开展口语竞赛的要求,受到场景的限制,这不利于学生的口语竞赛能力提高。
二、口语竞赛在对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影响
1.提升了口语英语发音的准确性。在学习英语竞赛的前提就是要使用背流利的口语发音,开展口语竞赛就能够让学生自觉锻炼准确的英语发音。在高职英语口语竞赛开展的时候评为最关注的也是学生的发音,学生为了获得较好的口语竞赛能力就要不断的纠正自己的发音,让口语发音更加的准确更加的地道。this class we will learn about the english pronunciation。there are many factors which are common to all international business unique you nations。the problem is cents for each government generally seek to control the flow of economics.
2.促进学生流利的英语表述。口语竞赛不仅考查学生的发音,也要对口语表达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学生在进行流利的英语口语表达过程中会受到词汇量的限制,因此丰富的英语词汇量是进行口语精彩的基础。缺乏英语词汇学生就不能使用正确的英语语法和结构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进行口语竞赛的时候,学生就会积极的拓展英语词汇使用地道的英语举行来展示自己的思想。
generally speaking,especially recent highs with rails are usually bill to standard get you.the border of narrow in the range are not enough to overcome the disadvantages of any brake against you in a railway system.there are various types of train designed for a particular purpose,the train can consist of one or more or any other railway cars.
3.帮助学生使用口语顺畅交流。在高职院校开展英语口语竞赛时,一般都是在一定的情境氛围之下,给学生三分钟的时间进行一对一的现场交谈。交谈的内容涉及非常广泛有产品介绍、企业介绍、日常交际、涉外业务,对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考查非常要求严格。在口语情境表达过程中学生的临场反应、快速反应能力、语言应用能力都会得到综合的考验,所以学生不仅要有很强的英语听说能力更要具备良好的英语知识结构表达能力。商务英语口语竞赛团队在教学和辅导中发现,获奖学生一般都是会认真按照英语口语课程教学的要求,每天坚持使用商务英语进行交谈,使用口语竞赛来激励口语的表达。高职院校开展口语竞赛,会让你英语教师认真地审视英语的教学现状,依据社会上的英语口语要求,进行针对性的提高,让学生依据社会的要求,提升英语口语的表达能力。
三、高职院校开展口语竞赛的改革策略
1.转变口语课堂的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进行口语竞赛中非常注重学生对句式语法和词汇的解释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力争为学生营造真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感思想方面都得到有效的提升。在开展竞赛之前,教师要转变口语课堂的教学模式,不能只让学生会做英语题目,而是要锻炼口语的应用水平。每节英语课堂,教师拿出一定的时间进行口语的针对性练习,可以开展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英语口语练习中,来成为课堂上的主人。还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力争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主动地表达英语口语。
2.重视英语的听说练习。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往往都是将重点放在了读写能力方面,对于听说的训练存在不足,开展口语竞赛会让教师在改革的时候将重点放在了听说训练上,认识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口语技能大赛的宗旨是相悖的,这样人们就会意识到英语是交流的工具,只有在情境中使用,才能够真正的发挥它的价值。在可以竞赛平台方面,教师尽量为学生营造第二课堂,为学生展示真实的英语口语环境,自然日常的学习中就可以开展辩论赛、演讲比赛等,也可以进行其他的英语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英语交流过程中掌握英语的表达方法。
3.进行丰富多样的口语技能大赛。口语技能大赛的形式要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短文复述。口语技能大赛一般是初赛和复赛,初赛环节是进行短文的复述,在复赛环节可以进行即席答辩,进行交流现场描述的活动。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使用不同的问题来进行文章的复述,这样就会学校参加口语大赛提供了基础。在复述环节要不断的调整文章的长度,学会补充和删减内容。
(2)情境交流和图表描述。参加口语竞赛的选手抽取一幅情境的广告、图标等,依据给出的说明书来进行陈述,陈述时间为三分钟。还可以和外籍的主试官进行一对一的现场面试,也是三分钟的时间。在描述图表的过程中,广大的教师会带来教学方法的改革。
(3)即席辩论。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可以进入到口语辩论的环节,在这个环节要对学生的发音,一定要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以及台上仪表设计等都是需要关注的话题。
高职院校积极地开展口语竞赛,有助于英语教学的改革。教师要认真地研究如今口语竞赛开展过程中,找到限制口语发展的根源,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改革尝试。教师要密切地联系社会的真实需求,为学生展示真实的口语应用环境,提升学生参与口语竞赛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何红娟.职业技能大赛对于提高高职教学的研究[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14(5):52-53.
[2]蔡琴生.高职高专教育中英语课程教学要求[j].职业技术教育,2013(7):85-86.
第3篇 论文摘 要: 在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教育中,英语口语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人才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准。然而,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着英语口语障碍,英语口语教学中也存在一系列问题。高职英语课程改革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寻找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对策,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增强兴趣,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以提高英语口语教学水平,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间经济、科技、文化交往与合作日趋活跃和深化,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载体在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引起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并对大学口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口语能力成为用人单位聘用毕业生考察的重要指标之一。然而不少毕业生虽手揣四、六级证书,口语能力却滞后,无法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现象屡见不鲜。广大英语教师虽然也在研究采用各种方法来精心进行课堂设计,变老师“满堂灌”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可是,遗憾的是,尽管做了种种努力,学生的口语能力似乎并没有多大起色。因此肩负提高大学生口语能力重任的口语课堂教学面临更大的挑战。
2009年教育部制定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明确提出了:“高职英语课程不仅要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业务的能力。”“高职英语课程以职场交际为目标,以应用为目的,重在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强调语言的实用性、实践性和交际性。因此,在英语教学所涵盖的听、说、读、写、译几方面中,“说”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地位更为突出。教师通过口语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使广大学生摆脱“哑巴英语”这一困境,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为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以及未来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这是时展的要求,也是广大英语教师应尽的责任。
一、英语口语教学的障碍分析
(一)语言基础薄弱。
首先,高职院校学生在初高中阶段接受了五年以上系统的教育,从理论上讲,他们都应该初步具备了基本的英语语法知识,积累了一定的词汇,具有基本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高职学生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英语语法基础薄弱,基本概念模糊,时态语态混淆,词汇量不足。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很难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和沟通。
其次,语音语调知识的欠缺也是导致他们开口难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学生在中学阶段不重视英语语音学习,所以往往语音基础较弱,而语音一旦形成便难以改变,因此发音不准严重影响了高职学生的英语交流,英语语音基础知识薄弱成为口语表达的一个障碍。
(二)自信心缺失。
自信心的缺失对高职学生英语口语学习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它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焦虑,产生厌学和逃避情绪,对英语口语的学习毫无兴趣,时常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他们经常有这样或那样的担心,担心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或者担心犯错后,惹来笑话,带来误会;或者担心在与外国人交流过程中,引起误解和听不懂而出现尴尬的场面,等等。加上我国传统教学模式所形成的“沉默是金”的习惯,高职学生很难突破这一道道的心理障碍开口说英语,因此在他们中普遍存在“哑巴英语”的现象。长此以往,高职学生的英语口语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三)缺乏语言交流的环境。
交际教学思想认为语言学习的成功在于将学生放在一个需要用目的语交际的语境之中,培养学生结合语境理解语言形式与意义的能力。而我国学生是在汉语这一单一语种的环境中学习英语,除了每周有限的几节英语课外,很少有接触英语的机会。这样的语言环境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听说能力的发展。
英语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言学习过程是练习的过程。培养听说能力必须通过大量的反复练习,每个学生都要有足够的听说实践机会,而随着近年来各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许多院校都采用了大班课的教学形式。班级人数过多就难以组织有效的口语训练活动,学生开口实践的机会更少,口语能力更难以提高。
(四)缺乏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
学生在学习语言时,首先要了解这种语言的文化。如果人们在口头交际时,不能够正确地进行跨文化交际,那么语言交流肯定会失败。任何语言都是某种社会文化的反映,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因此,当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一起进行交流时,若不熟悉对方的语言表达习惯、语言环境、文化背景和特定文化氛围,他们之间的交流就有可能令对方莫名其妙,不知所云,或许引起误会,甚至会伤害对方。
很多高职学生在努力学语法、背单词、做习题,却忽略了对英语国家文化知识、英语背景知识的了解和学习。英语国家和我国存在不同的语言环境,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风土人情和语言习惯。如果缺乏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不明白他们的说话方式或习惯话语,就容易产生冲突、误会或交际的故障。
二、提高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效益的策略
(一)注重英语口语课程的职业性特征。
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都努力使教学贴近职业的需要和就业的要求,以能力为本位开发专业课程,反映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英语口语在许多学校都成为必修课。口语是一种利用语言表达思想、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口语教学就是通过大量的口语练习和实践,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口头交际的习惯,使他们能就日常生活中的一般情景进行恰当的交谈,比较准确地表达思想,做到语音、语调、语法基本正确,语言运用基本得体。
对于中国学生,要与国际接轨,成为综合应用型人才,除按国际标准学好专业知识外,还要掌握英语这门国际性语言。因此,英语口语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主要是作为就业的一种工具,必然与所学专业紧密结合,具有职业性特征。除了能进行日常涉外交际外,还需能进行与专业相关的日常涉外活动的交流。因此,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需注重专业英语口语技能的训练,体现高职英语课程口语的职业性特征。以涉外旅游专业为例,学生要想成为集翻译、导游、领队和从事其他涉外工作于一身的英语高级人才,不仅要熟练掌握听、说、读、写、译本领,而且必须熟悉一般涉外业务和礼宾事宜及常规的旅游管理知识,具有较强的组织和应变能力,能独立分析和处理旅游及其他有关业务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在进行口语教学时,教师要尽量让学生开口,让学生自由选择与专业密切相关的题材和情景,选择谈话方式,自由地进行交谈,体现口语的职业性特征。
(二)营造课堂语言环境和氛围、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教师应创设良好轻松的教学环境,营造情感教学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罗宾奈特(robinett)说过,“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应该热情、敏感和宽容”。这种态度应是对所有的学生而言的,这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
课堂教学是高职英语教学的主阵地,是加强学生口语训练的主渠道。口语教学的关键在于学生。在口语课堂上,教师只能担当指导者、参与者的角色,教师的作用如同导演,戏只能由演员——学生来演。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想方设法活跃课堂气氛,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设计课堂活动形式时,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给学生提供和创造真实的交流情景和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机会。“兴趣的源泉在于应用”。教师要善于运用情景开展教学,通过模拟在商店(at the store)、在银行(at the bank)、在图书馆(at the library)、在机场(at the airport)的具体情景,使学生的语言交际言之有物,言之有境,言之有效。教学内容要尽量取之于学生的生活,让学生用英语谈身边事,议感兴趣的话题。例如:模拟餐厅就餐环境,使学生参与餐厅订位、点餐、用餐、付费及给小费的整个过程。在整个模拟过程中,教师的职责就是:指导、协助和鼓励学生,使学生的口语表达在不断的练习中得到改正和提高。
针对专业特点,教师应鼓励学生去查询、熟悉、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然后充分利用课堂上的duty report(值日报告)及free talk(自由交谈)这一环节,让学生结合专业特点进行汇报及交谈,使学生既得到口语锻炼又能巩固专业知识。学生对自己能用英语来表达所学的专业知识也会产生一定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的获得无疑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其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三)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充分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在开展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努力使教学活动多样化,以培养和增强学生进行英语口语表达的兴趣和能力。首先要认识到高职学生的特殊性,教师应该选择学生熟悉、喜闻乐见的材料。如“足球”、“音乐”等材料进行讨论,让学生在操练时,觉得有话可讲,帮助学生提高口语学习的兴趣。其次,由于大多数高职学生英语口语基础较差,存在不够自信的心理。对于这类学生要多鼓励少批评,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自信心是指一个人认为自己有力量、有能力承担和完成某些任务,实现既定目标和理想的一种心理倾向。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自信心在学习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巧提问题,帮助他们克服交际畏惧。教师可设计一些比较容易的问题,让他们回答,使其在答对问题的成功经历中获得成就感,使他们克服交际畏惧心理,增强自信心,从而逐渐自发地、创造性地参与课堂活动,获得口头交际的成功体验。
2.采用适当的方式纠正学生的口语错误。杜雷(dubey)和贝特(burt)曾说过,“人不犯错是学不会语言的”。因此,教师对待学生交谈中所犯错误的态度,应当采取“无改错法”。学生在口头交际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语法、语音、语句和文化性的错误。这时教师对出现的错误应采取鼓励和宽容的态度,激发他们说的意识,调动他们说的欲望,树立他们说的信心,让学生敢说、乐说、善说。教师应多使用积极评价,可采用集体讲评,课下个别交流等方式。正如shrum & glisan的研究所指出的,教师公开纠错不仅无效,而且会妨碍学生进步。因此,教师应允许学生犯错误,口语课并非语法纠错课,对学生的错误没有必要一一指出,而应该注重其语言交流的效果。
(四)创设第二课堂语言环境,增加口语训练途径。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来中国经商和学习的外国人也明显增加,但学生利用与外国人交流来学习英语的机会并不多。因此,教师在课后应积极主动地组织学生,去参加各类真实及模拟的活动,创造第二课堂语言环境,使口语训练的途径多渠道、全方位。例如:与有关外贸单位联系,建立毕业生实训基地,请他们安排有实践经验的外贸人员来校讲座,安排学生拜访与实习的时间,更多地实践外贸英语。
学校、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口语实践的环境,应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收听bbc、voa等英语广播节目、浏览英文网页、学唱英文歌曲、观看英文电影、结交英语国家笔友、参加学校组织的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歌曲演唱、英语小品表演等活动。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地道的标准英语,鼓励学生之间使用英语进行对话,等等,营造浓厚的英语氛围,促进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总之,通过在课外积累大量地道的英语口语表达方式,学生在课上说英语时才会更加自信或者更有“成就感”。比如教师可在每堂课的开始时给学生做“talent show”的机会,即才艺表演。可以唱一首英文歌,或是朗诵一首英文诗,或是模仿一段英文电影的对白。这样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敢于在众人面前说英语,并以此推动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英语。
第4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公共英语 改革成效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要想让学生在真实工作情境中对技术或服务工作的任务、过程和环境进行整体化感悟和反思,从而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的统一,就必须改变教育教学理念和建构模式。在教育教学中,学生通过理实一体化的学习内容载体,从工作世界的整体性出发,认识知识与工作的联系,从而获得对综合职业能力形成过程极为重要的工作过程性知识和职场意识,实现学习的可迁移性。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育教学体系的拆解与重构符合人才培养中要体现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尤其是在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有所突破。我们认为以英语实践实训为主线,职业素质教育为龙头、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三位一体”的英语教育教学体系的重构是新形势下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育教学环节重点和难点改革的创新性尝试。
1 公共英语教育教学体系的拆解与重构
公共英语教育教学关系到学生英语技能的真正提高和职业综合能力的有效培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就业和发展潜力,我们要正确处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关系,因学制宜、因业制宜,不断提高英语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公共英语教学为四个学期,各学期周课堂学时分配依次为:4(基础英语)、4(综合英语)、2(应用英语)、2(行业英语),配之以全员覆盖社会实践、结合专业的公共技能实训。
公共英语第一学年全中教授课(含艺术类专业),课程目标分别为《基本要求》里的一般要求和较高要求,即第一学期学生英语b级合格,第二学期学生英语a级合格。与此同时,配之以课外英语实践实训模块,在英语教师指导和英语专业助教(ta)协助下各专业学生需完成(1)a/b级上机实训项目(全员参与、个体评价)、(2)完成公共技能实训周英语项目(全员参与、个体评价与团组评价)、(3)完成英语竞赛项目(英语口语、英文写作、英语听力速录等)和(4)校内外英语类社会服务实践项目(自主参与、团组评价),后两项实践实训侧重在工学结合环境下训练和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校内主要英语实践实训项目列举见表1)。
公共英语第二学年全外教授课(除艺术类专业),课堂教学以英语听说和英语记写为主线,以行业基础知识内容为载体,以跨文化交流为平台展开;与此同时,拓展课外英语实践实训项目,在中方英语教师指导和英语专业助教(ta)协助下各专业学生需完成(1)应用英语口语测训项目(全员参与、个体评价)或行业英
语听力速录速记测训项目(全员参与、个体评价)、(2)tell me more或longman在线自主英语学习项目(全员参与、个体评价)、(3)完成英语竞赛项目(英语演讲、英文写作、英语视听速记等)和(4)校内外英语类社会服务实践项目(自主参与、团组评价),后两项延续第一学年的要求,实践实训侧重在工学结合环境下训练和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校外主要英语类学生社会实践实训项目列举见表2)。
2 公共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的显著特点与实际成效
(1)课证与工学结合常态化,满足英语基础水平要求,应对英语核心技能岗位应用需要。英语教育教学紧跟社会、行业及岗位对人才英语能力的需求,以其一技之长立足于社会,确保人才成品出口时英语不成为其发展的瓶颈。我们拆解重构的英语教育教学体系为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的学生在北京地区高职院校学生英语a/b级统考合格率、专升本英语统考成绩合格率显著提高、学生英语竞赛参与率和竞赛名次显著提升、就业岗位升迁及转岗质数优化等方面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文化学习与交流常态化,适应跨文化交际要求,应对世界多元文化环境需要。英语教育教学紧跟北京世界城市建设的步伐。作为国内首例,我们在公共英语教育教学中引进外教全程全员同台讲授,起到了逐步提高学生文化敏感度,改变他们在用非母语与异文化背景人士的交流中,常常单纯依赖母语文化语用规则来表达自己或理解对方的习惯,增强他们在充分了解对方文化身份的基础上做出判断,站在本民族文化和异文化之上的高度来把握文化现象进行交际的意识,即什么时候,什么场合讲什么话,对谁讲,怎样讲。以其人文素养立足于世界。
(3)服务社会企业常态化,突出社会人素质培养,应对复合型现代职业人发展需要。英语教育教学应服从社会目的,激励人才担负起劳动世界中相关的社会责任和生产责任,通过服务社会、参与校企合作项目,使其认同社会主流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践行者。以其社会责任感立足于自身发展。结果表明,英语教育教学体系的拆解重构使得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效果、实践活动的影响力(社会认可度)以及外界需求规模明显拓宽、频率明显增加,项目来源以市区政府(如北京市政府外事办、东城区政府信息办等)和事业单位(如北京市教育考试院、社科院研究生院国际文化教育中心等)为主(表2所列项目中50%为新增社会服务项目)。此类活动以常态化的志愿者服务平台实现。与此同时,学生参与校企合作项目个数显著增加,项目来源企业以教育或培训机构(涉及英语类,如欧洁思教育、巨人学校)、软件技术开发公司(涉及英语类,如欧佳龙、文华在线等)、影视传媒公司(涉及英语类: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外语广播、北京农影文化发展公司等)和公共交通服务部门(涉及英语类:如首都国际机场)为主。此类活动通过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寒暑假社会实践项目等实现。
总之,我们所培养的人才不纯粹是社会所需要的职业人,而是要生存、要发展的社会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决定了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育教学具有面向职业发展、面向综合素质、面向国际化等特点,我们应更加深刻认识到提高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意义,更加科学地设定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思路,更加全面地推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职业概论.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
第5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 酒店英语 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120-02
1.序言
《酒店英语》是酒店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以“工作流程”为导向,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提供饭店接待服务,熟悉酒店和餐厅服务中典型的工作情景,娴熟掌握如前厅服务、客房服务、餐厅服务等基本技能。高职教师如何切实高效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出符合行业要求的高水平,高层次,复合型酒店从业人员,成为了当前教学研究,课程改革的主题。
2.酒店英语教学现状
我国酒店行业飞速发展,社会对涉外酒店服务人员的需求十分迫切。然而,高素质的酒店从业人员相对匮乏,尤其是既精通英语又有酒店行业技能应聘者,深受欢迎。我国高职院校酒店英语教学普遍起步晚,多数还处于课程建设初期,高职酒店英语教学中还存在诚需改进提高的方面。
2.1酒店英语专业师资缺乏
酒店英语教学,既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英语专业基础知识,能够从事正常的英语教学活动;还要求教师有丰富的涉外酒店工作经验,能够指导学生进行酒店专业英语的实践课程。简言之,教师应具备酒店和英语的复合教学能力。由于酒店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符合教学能力尤为重要。然而目前,教师的专业背景多是英语教育,语言文学,语言学等,对酒店专业知识,一知半解。即便认真备课,也很难弥补实际酒店工作经验上的缺失。这种现象势必会影响高职学生酒店英语知识体系的构建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2.2学生英语学习缺乏主观能动性
高职学生生源复杂,英语基础普遍薄弱,对英语学习有惧难情绪,学习的动力不足。多数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阅读相关英文文本为主。教学方式方法单一,观念陈旧,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课程讲授与高中区别不大,枯燥无味,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自主拓展学习酒店英语相关知识,更无从谈起。
3.应对策略
3.1创新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1)多种教学方法并用
充分理解“以学生为主体,以行业为依托,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理念,在教学环节中,采取任务导向法教学、情景教学等多样化的方法,让语言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强调团队协作,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利用率,寓教于乐,让学生以愉悦的心情在做中学。期中,任务导向法: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学环境,针对学习情景创设一系列实训项目、技能展示课题、综合实训课题,实施“任务导向教学法”,让学生在一个个实际任务的完成过程中,熟练技能,提高素养。情景教学法:教学中,营造与实际工作相关的教学情景,将涉外酒店工作流程引进课堂教学,将抽象知识具体化,变枯燥的理论生动化,对学生理解实际工作具有一定实践意义。多媒体教学法:课堂中借助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通过图像,经典视频让学生感受真实工作氛围,以增强教学效果的直观性和感染力,帮助学生把握关键工作技能,促进对课程的理解和内化。案例分析法:案例均为有探讨和研究价值经典示例,多数来自于学生顶岗实训中的真实事件。开展此类课程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各抒己见分组讨论,教师则侧重于引导学生正确的分析思路,多视角思考观察。而后,教师对案例进行总结,归纳和拓展,以便培养学生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既可以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有利于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及运用。
2)整合教学资源,构建完善的自学平台
校园网络通畅,方便学生利用网络自主学习、收集相关资料,进行行业调查以及与酒店进行实务工作接触。教师利用一切条件积极收集与酒店英语相关的资料,建立一个可以提供电子教案,授课课件,教学录像,饭店口语练习,网上实训体验等资源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科网络互动平台,让在校学生可以自行安排时间通过平台进行酒店英语相关知识的拓展学习。现代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电子期刊等也是学生开阔视野,查阅资料的重要途径。再如,课后组织学生观看英文电影,录像片,进行专题讲座,阅读英文报刊,收听英文广播,组织英语演讲,情景小品竞赛,英语角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以便提高学生英语语言听说能力。
3.2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顶岗实习,订单式培养
学校教室,实训室,定点酒店相结合。教师在课堂中讲授相关的语言知识,介绍从业基本技能。通过大量的课堂口语会话、听力练习等,训练学生基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书面写作能力,使其能在服务中听懂客人的需求,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实训室: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设计酒店英语的实训课程。模拟酒店一线工作中重要场景如:酒店前台,客房实训室,餐厅实训室语音实训等。应该充分挖掘资源,创造条件来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让学生工学交替,把书本学校里学到的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发展从业能力素质,提高人格品质。让学生很好地从学生过渡到从业者。由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充分而科学的演练,让学生在学中练,练中学,将知识技巧内化为岗位技能。
见习观摩:我院与宿迁市及周边地区的各大酒店及会展中心有密切的合作关系,学生在校期间,校方定期组织他们在周末节假日及寒暑假进行见习、观摩,让学生了解酒店各部门职能、掌握工作流程、处理突发事件等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
顶岗实习:开发国内多家校外实训单位,开展特色实习实训项目,聘请酒店高级从业专家,经验丰富的外教与学校指导教师共同去负责指导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学习生活,让学生更快适应真实的工作环境,运用酒店英语来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磨练其应变反应能力。最后由专职教师、行业人员、外籍教师三方共同对学生进行职场绩效考核,保证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娴熟的运用英语这一工具,顺利完成工作任务。我院酒店管理专业还试行订单式培养,与国内多家国际酒店签单培养,实现企业、学校和学生个人三方受益,收到来自学生社会等多方好评。
3.3改革考核方式
1)考核以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打破传统单一的考核模式,创新考核方式,侧重职业技能的掌握与发展,全面多样的衡定学生酒店英语素质。主要包括:期中期末测试,阶段作业完成总评,课堂活动,专业技能证书,操作测评,实习报告等综合成绩。
2)考试可分为笔试和口试两个方面, 测试学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与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在阶段性口试过程中,组织学生通过抽签的方式确定考核的对话情景,考查学生在酒店工作岗位中使用英语处理事务的能力。部分题签如下: room reservation; check in service; room service; deal with complaints。学生抽题几分钟准备后,进行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教师根据工作流程是否完备,语言运用是否流畅,职业礼仪展示是否恰当等标准给出单次口试成绩。多次口试成绩取平均值为本学期口试总评成绩。此外,学生获得《饭店英语等级证书》(初、中级)也作为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
3)模拟实训和工作现场相结合:就是考生既要在实训室里考试,又要到定点酒店工作线程进行考核。考察学生是否熟练工作流程,能否独立且出色地进行酒店服务的实际操作。最终结果由企业、学校两方对学生进行共同评价。这种考核方式全面且真实地反馈出学生的从业潜能和学业成绩,及时发现问题与不足加以改进,锻炼学生自我评价与自我完善的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3.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作为担任主讲高职酒店英语课程的英语教师来说,除了有良好的执教能力和英语专业素质做基础,如果对于涉外酒店日常业务流程不了解,没有实际工作经验,那么在教授该课程时就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难免照本宣科,不切实际。故此,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制定切实有效的学习、实训、进修计划,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同时,学院应加大青年教师培训力度,建立校企实践机制,通过企业轮岗工作,挂职实践等方式,了解酒店专业知识,熟悉酒店服务基本技能及行业最新动态,积累酒店实际工作经验,丰富教学案例,努力培养成“双师型”优秀教师。让英语教师的酒店行业知识框架趋于全面化,以便在今后的教学环节中有的放矢,获得更加良好的效果。
4.总结
面临挑战机遇并存,高职院校应该捕捉机遇,应对挑战。不断创新课堂理念,完善课程设计,优化配备教学资源,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充分考虑社会的需求和学生个体职业发展需要,将酒店英语打造成一门具有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的核心课程。
参考文献:
[1]郭兆康. 饭店情景英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2]高艳芬.情景教学法在高职高专酒店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8,(27),237,232
[3]吴云. 酒店英语[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第6篇 关键词: 就业 商务英语 社会实践
一、商务英语教学的现状
(一)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
商务英语采用的往往是较为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单纯讲解课文内容,很多学生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商务英语的重要性,导致英语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商务英语的词汇大部分都是应用于商务领域,并没有很大的学习难度,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内容乏味,缺乏学习的积极性。
(二)课程设置陈旧。
从我国当前商务英语专业开设的课程情况来看,其仍然沿用的是传统的一些课程,商务类主要包括:西方经济学、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基础、国际贸易实务、金融基础与国际金融等,英语类包括:交际英语、外贸函电、英语听说、英语泛读及综合英语等。在这些课程中,除了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和英语听说有相应的实践教学,其余的课程大都是以理论教学为主。
(三)实习实训条件落后。
当前很多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校内实训场所基本只有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能基本满足多媒体教学和进视听技能训练。很多高校都还缺少会议中心、国际贸易综合业务仿真实训中心、商务设备室、商务洽谈室、经理办公室、商务接待室等校内实训基地。这些校内实训基地具体而言主要具有以下实训功能:会议中心——召开公司内部会议及国际商务会议;国际贸易综合业务仿真实训中心——国际贸易业务流程的演练,处理各类外贸单据、撰写进出口业务往来函电;商务设备室——模拟操作使用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传真机等办公设备;商务洽谈室——模拟商务谈判;经理办公室——客户接洽、业务审批、求职面试、工作汇报;商务接待室——接待访客。
(四)实践教学管理不佳。
从当前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管理来看(发表),很多实训与实习的管理效果都不是很好,往往只制订了实训与实习的计划,并没有制定实习实训成绩评定细则及严格的实习实训管理条例,教师和学生往往对实践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学制一般为5年,前四年主要是在学校进行理论知识学习,最后一年为实习期,实习的书面材料也没有实习实训档案、实习指导手册及实习实训报告等系统的实训实习材料,只有一份实习实训鉴定表。实习的过程往往只是:(1)安排学生进几家需要实习生的单位,工作岗位与专业的对口率忽略不计;(2)学生自己找实习单位,最后交一张实习单位盖章的实习证明。实习中学校没有安排专业教师来督导整个实习过程,只是安排班主任与实习单位及实习学生沟通联络,所以存在严重的学生上岗缺勤的现象,甚至有学生只在实习单位工作几天就不再上岗,最后找关系随便交一份证明来敷衍了事。
二、商务英语专业社会实践的具体措施
(一)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校企共同制订实践教学方案。
实践教学目标的明确是优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石,目标的确定绝不能脱离社会和行业的实际需求搞“闭门造车”,只有通过校企合作教育确立的实践教学目标和形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出来的人才规格才能与市场需求的人才规格对接,毕业生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商务英语专业必须要始终坚持开放办学,为使培养的人才更加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依托行业,通过聘请高校学术专家及来自行业、企业的专家共同组成“专业建设委员会”。专业建设委员会在以下几个方面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校企合作进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研究;校企共同制订和修订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计划;有计划地开展行业对商务英语人才规格需求的滚动调查等。在实践教学方面,校企合作的优势尤为明显,如明确了实践教学的目标: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聘任兼职教师合作开发服务项目、合作进行学生毕业实习和就业指导工作、参与实训基地建设、指导实践教学;根据职业能力的要求,解构就业岗位工作过程来重构商务英语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进行课程改革等。校企合作共同制订的实践教学方案可以有效保障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能够更好地适应产业对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
(二)多方面选择社会实践基地。
各高校可以结合地区情况,将一些经济开发地区的外贸公司作为重点,选择适合商务英语专业特点的校外实践基地,适当开展校企合作。学校在选择社会实践基地时,应考虑多方面因素,可以选择不同地域、面向不同国家、经营不同产品的企业,方便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根据自己兴趣选择合适的企业。高校也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及学生能力,选择将社会实践基地建在中小型企业,这样学生会得到企业的重视,成为企业少量的外贸人员,能够更加全面地学习知识,技能也能得到全方位锻炼。
(三)根据不同企业特点,建立不同学分等级的社会实践。
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可以充当学校必修课程的学分,不仅让商务英语的教师组织社会实践有据可依,同时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具有重要的作用。社会实践内容的设计要以学分的大小为依据,还要根据企业的经营形式、具置及规模等确定具体内容、实践人数及实践次数。若高校有条件,可以主要以南方发达地区为社会实践基地,比如江苏吴江、昆山,浙江义乌、宁波等地的外贸行业为主,开展社会实践教学。
(四)制定社会实践详细的考核制度。
根据专业教学要求,制订社会实践计划,建立健全合理的考核机制,让在企业挂职的教师和实践的学生都有明确学习目标。根据不同实践内容,采用不同灵活的考核方式,例如个人与小组成绩一致、学校与企业共同打分、理论知识与技能实训同时考核等。在每次社会实践前让学生明确考核要求,以便带队教师和学生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实习实践。各个高校必须要注重跟踪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在用人单位的情况,并指派相应的教师经常和用人单位沟通,力争使每次实践活动学生都有所收获。
(五)将第二课堂活动同社会实践两者有机结合。
为了促进商务英语专业社会实践教学效果的强化,各个高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具体而言,各高校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以职业技能竞赛为突破口,在专业教师指导下,积极参加国家级和省级组织的商务英语相关的大赛,例如模拟网商务谈判、商务英语口语、商务英语模拟公司大赛等比赛。让学生们在竞赛中找到信心,让学生们以赛促学,在提高学生学习商务英语兴趣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二是大力开展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比如定期举办英文话剧比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配音大赛、英语口语大赛等活动,营造浓烈的英语氛围,从而促进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提高。
综上所述,社会实践是商务英语教学中不容忽视的教学环节。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始终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思路,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不仅掌握必需的商务知识和商务能力,同时能在语言上达到企业上岗的基本要求,从而培养出应用型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吴珂,陈丽霞.现代背景下的商务英语再认识[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8).
第7篇 [关键词]高职旅游英语;课堂实训教学;问题
培养适合旅游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旅游英语专业的办学宗旨,在这种培养目标定位下,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主的实训教学在整个职业院校教学中所占的重要地位更加突显。加强实训是高职教育办学的关键,是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最有效的、最基本的途径。因此,了解目前高职旅游英语实训教学现状是改革的必要步骤。
一、人才培养模式较单一
我院旅游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与本地的企业挂钩,联合培养企业所需的旅游人才,而只是单纯培养学校认为合格的毕业生,即能顺利通过课程考试者而已。毕业后以学生的自主就业为主,学校仅象征性为学生推荐一些就业机会。
二、实践课程比例偏低
在调查中发现,80%学生认为实践实训类课程比重应该在50%-60%左右,而目前我校旅游英语专业开设的课程多年未变,基本沿用了传统的一些课程,如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语阅读、应用文写作(英语)、旅游学概论、旅游英语、酒店英语、旅行社经营管理、导游基础知识、导游实务、旅游政策法规、酒店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旅游线路设计、英语模拟导游、客源国概况、现代礼仪等。这些课程中除了英语听说、旅游线路设计、英语模拟导游与实践教学能沾得上边外,其余90%都是以理论教学为主的课程,理论和实践课程比例相差甚远。
三、实训缺乏专门教材,实训指导教师结构不合理
在本学期的实训调查中发现,实训课程缺乏专门的适合学生程度的实训教材。根据教学安排,一般的实训只有一到二周时间,因此实训教师负责安排实训内容,常通过网络等途径来制作实训课件。一方面这样能够利用各种课外资源丰富实训教学,但是另一方面却导致了实训教学内容随意性大,缺乏系统性。而实训指导手册等实训材料的编写仍处在摸索阶段,内容零散,需要在具体的实训教学过程中进行完善整合。
另外,实训教师一般是由现有的专业课教师来负责担任,缺乏复合型的广度延展,缺少英语导游的实际经验,在涉及英语导游的实训教学上,可能会显得力不从心。更重要的是,实训教学的目的不是理论课程的延续,而是要求学生对实际操作环节有个全面的掌握,这就要求实训指导教师必须要具备相关行业从业经验,进行过具体的实践工作。调查显示,100%的学生不是希望讲师,也不是希望教授来承担实训课教师,而是希望行业专家来给予他们指导。我院旅游英语专业教师都属于中初级职称,而且年龄都是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不利于形成合理的梯队。
四、实训考核缺乏科学依据和有效手段
实训考核对教学起着检查、管理、导向和促进作用,是实训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考核能对学生应用能力水平是否在实训中得到提高做出正确评估。但是通过本次实训课调查发现,实训考核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没有统一客观的考核标准、考核形式过分单一从而导致考核结果价值不高。实训考核标准往往由实训指导老师独立制定,缺乏参考标准,而考核形式往往更为简单,例如让学生撰写实训报告,或进行一个简单测试,或根据学生出勤情况和学生课堂表现进行打分。这样缺乏量化的标准无法对任务完成的效果进行有效反馈,教师无法针对学生个体情况和个体发展做出动态评价。旅游类实训的考核也尚未跟行业企业要求结合起来,无法达到与岗位要求同步的目的
五、校内实训条件尚不完善
目前我院旅游英语专业的校内实训场所除了语音室和多媒体教室进行英语视听技能训练和多媒体教学外,2009年还建成了餐饮实训室、酒店客房、前厅实训室、形体训练室、模拟导游实训室等投入使用,给学生提供了仿真的实训中心,其实践技能也得到了训练。在本次的调查中发现,100%的学生认为课堂的实训无法满足他们的专业实践需求,他们希望能够进行关于服务礼仪、景点和旅行社的实地观摩和操作,而我院目前尚缺乏这类型的校内实训场所。
六、实践教学管理欠佳
我院旅游英语专业的实训与实习缺乏有效的管理,只有实训与实习的计划,并没定严格的实习实训管理条例和实习实训成绩评定细则。实践教学成了不受教师和学生重视的走过场而已。我院旅游英语专业的学制为3年,前2年半是在学校进行理论知识学习,最后半年为实习期,实习的书面材料只有一份实习鉴定表,没有实习指导手册和实习实训档案等系统的实训实习材料。实习中学校只安排班主任与实习单位及实习学生沟通联络,没有安排专业教师来督导整个实习过程。
实训教学在旅游英语专业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实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应该引起相关专业教师和领导足够的重视,在实践中不断的改革完善,以达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为用人单位输送合格的旅游人才。
第8篇 【关键词】中职商务英语课程体系;问题;优化
一、中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不能有效地体现职业技能
由于国际经济交流机会的增加,人才需求量也在增加,所以在职业技能方面要求也有所提高。据笔者了解,某些中职学校的商务英语专业,还存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轻专业技能的培养,这样就会造成中职学生毕业后在实际应用商务英语的能力与职业岗位的需求有些脱节,外贸知识也过于理论化,实用性、操作性不够强,没有突出中职商务英语专业的特点、性质。
基于学生在校学习的商务英语知识理论远远不能满足职业的需求,而人才的选用要求从业人员职业技能熟练,这对实践技能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如果专业人才没有掌握较高的职业技能,就很难顺利就业,即使能就业,也难以胜任外贸职场工作。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对中职商务英语的课程设置和模式进行分析,其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笔试能力的提高,而对语言运用却没有足够的重视,这样不能够真正体现出学生在寻找工作时的专业性以及优势地位。如今的中职商务课程对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缺乏力度,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实际应用水平。
(二)中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不完善
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学校所开设的专业课程是至关重要的:既要符合专业的学习,又要通过专业理论知识取得专业证书,为将来的就业准备好“敲门砖”。中职商务英语开设的课程存在某些缺陷,没有完整地体现课程的衔接性。
早期的中职商务英语专业只是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英语知识与商务知识。而如今,商务英语的实用性和理论性都非常重要,除了需要在商务活动中彰显自己的英语水平之外,更要灵活地运用贸易术语,熟悉国际惯例、法规;更看重的是独立应对的能力,是对外贸易的谈判与专业性、知识性的灵活运用。
从目前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来看,受生源的影响,其更多注重的是学生对于教材知识的背诵,这样只是对学生进行机械的书面语言能力培养。而平时的课程衔接、课堂讨论、测试等,更多的是考查学生的记忆和背诵能力,深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即便是有一些教师注意到了学生口语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性,在进行演练和测试的时候也是让学生在课前准备好要说的内容和稿子,课堂上只是复述,并不能够真正做到测试学生对商务英语灵活使用和转换的目的。所以在原有课程体系当中,学生只是掌握和了解了更多的商务英语词汇及句子而已,而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中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模式单一
中职商务英语的课程教学太过单一,没有新鲜性,教材的内容滞后,不实用。问卷调查显示,很多学生都反映中职商务英语课程太死板,没有吸引力,学生只是单纯地背英语。传统的教学偏重于理论教学,忽略了实践操作,课程安排偏重理论教学。课程安排与实践脱节,使得课程内容互相重复,没能体现新的教学理念,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无法使学生发挥自身的优势。
就中职学校的特性来看,其主要培养的是实用型人才。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有些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加之许多学生本身对于学习存在“抵触、畏难”情绪,不愿开动脑筋。在这种“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下,只会培养出“学习机器”。因此,中职学校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适当的改革,教师应以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鞭策”学生前行,促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快乐”学习。
二、中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措施
(一)增强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活跃性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外贸从业人员,一定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并能灵活地运用,提升专业技能。这就要求学校不能注重安排理论课程,还要多安排一些实践、实训课程,使学生能有效地运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英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主要是为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服务的。因而在课堂教学当中,教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在宽松的学习氛围当中进行“情境”的重现和学会沟通。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除了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还应加强对商务礼仪和沟通技巧的了解及训练。所以综合来看,在中职商务英语教学当中,教师要更多地对教学模式进行完善,将课堂交给学生,突出“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这样能够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真正践行新课标中“以学生为主”的课堂理念。
(二)全面拓展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
所谓的职业技能实际上就是商务人士能够在今后工作当中通过英语的使用,拓宽其业务交流的范围,拓展交流的深度。一名优秀的商务英语人才不仅要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更要全方面发展。因为商务英语不仅是用口语交流,更重要的是要懂得涉外业务,尤其是进出口贸易、单证、国际惯例等方面知识的应用。
在如今国际化交流日益频繁的时代,商务交流对于外贸人士灵活使用英语的能力要求很高。这就对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中职商务英语学生还只是死记硬背英语知识理论,那就会出现“就业难,工作难”的局面。中职商务英语学生要不断学习,不断研究商务方面的知识与规则,不管是在商务方面还是在其他方面都要认真对待,全面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英语能力和学习能力,将来才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外贸人才。
(三)完善专业课程建设
为顺应社会对外贸人才的要求,中职学校商务英语专业在原开设的主干课如商务英语口语、商务英语听力、外贸函电、国际贸易基础知识、进出口贸易实务等基础上,应结合实际,开设基础会计、经济法、商务英语翻译、外贸单证实操、电子商务模拟运作等等相关的专业课程, 充实学生的专业知识。
(四)加强实践课程的建设
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商务英语人士,必须具备较高的实践技能。有些中职学校对实训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开设实训课程不足,无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笔者认为中职学校应该重视实训课的开设,使学生在实训课中不断地发现自己的不足,挖掘自己的潜力。学校教务部门应积极配合、鼓励教师开设相应的实训课程。实训教师应督促学生上好实训课,严格执行实训考核制度。专业教师要定期安排学生进行实操。比如在学习了某一个商务英语模块之后,教师要求学生必须背诵所学对话,然后给学生相应的准备时间,再随机抽查学生进行展示,或者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临场对话和交流,旁边一组学生进行同声汉语翻译。这样不仅能够给学生以适当的压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同时也能够在学生交流中发现问题,及时评讲,解决问题。因而在商务英语课程中,就需要将理论课时和实训课时相结合,使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都得到有效提升。
(五)提高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交际等综合能力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贸英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中职学校“就业办”可不定期地安排学生参加相关的商务活动,聘请资深外贸从业人员来学校举办专题报告、座谈会,与学生沟通和交流,让学生对未来的职业方向及职业要求有一定的认识;也可以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安排一些学生去相关部门见习,让学生了解相关贸易流程,培养学生职场感性认识等等。
在当今的市场竞争中,人才作为核心因素,其综合能力是企业进行招聘和考核的主要依据。所以在中职学校教育中,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商务英语运用能力,同时还要有意识地强化他们的商务交流和人际交往能力。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假期兼职、社会实践、社团活动、技能竞赛、专题会讨论等,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吃苦能力、抗压减压能力。教务部门应多与科任教师联系,了解社会上的最新就业趋势,开设一些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辅助课程,比如口才演讲、商务礼仪、商务谈判等。这样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其以后就业奠定基础。
三、小结
如今随着中国在国际经济地位的提升,对外贸易量不断增加,各行各业对相关外贸从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对外贸从业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职学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就业面临的竞争也越来越大。中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应顺应时展的变化,结合当地对外贸人员的从业要求,开设相应的理论、实训、职业能力提升等n程,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技能知识,提升综合能力,为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拓展学生的就业渠道,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慧.中职商务英语函电课程教学优化研究[j].考试周刊,2015(98):98-99.
[2]陈翅恒.对中职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的实证调查――以湛江某校为例[j].学理论,2015(06):229-230.
[3]郭亚卿.基于交流需求分析和跨文化两维视角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优化观[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02):123-124,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