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乃堆拉山口位于中国西藏亚东县与印度锡金邦的交界处,海拔4300米左右,这里曾经是丝绸之路南线的主要通道,也是中印之间主要的陆路贸易通道。乃堆拉在藏语里的意思是“风雪最大的地方”,在这里驻扎的边防战士,除了要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地理、气候条件,还要忍受孤独、寂寞的煎熬。可是西藏边防战士惠勇在那里一待就是十多年。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他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高原戍边生活呢?
惠勇是陕西人,17岁入伍之后就一直驻守在乃堆拉哨所。他回忆说,11年前刚来的时候,看到乃堆拉哨所的艰苦条件,再对比自己在家的生活,心里落差很大。特别是起初高原反应很严重,鼻血流了两天才止住,再加上其它各种症状,他心里也曾后悔过,但是边防军人的光荣使命给了他坚持下来的力量。他说:“当我们手握着钢枪站在哨所上的时候,这个时候心里面是热
的。这个责任重大,说小了是为了磨砺自己,说大了也可以说是为了祖国和人民。尤其是在晚上比较寒冷的夜晚站在外面的时候,那样我感觉更能体会到(这样一种责任)。别人在暖和的被窝里睡觉,我们站在这里,其实有很大的一个差距。但是想一想只有我们站在这里,别人才能睡得很暖和,睡得很安逸,我觉得我应该知足,我也应该感到很自豪。”
正是这样一份责任感支撑了惠勇11年的时间。期间,他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质。体能上他已经可以在海拔4300米的山上一口气跑3公里。虽然只有中学学历,但惠勇还是坚持自学了英语,以方便在边境上和外军、边民进行交流。
当然这11年留给他的不仅仅是这些收获,和很多其他高原上的军人一样,他也落下了一身高原疾病。乃堆拉山口附近雨季时间很长,容易落下风湿性关节炎;超强的紫外线更是容易对眼睛造成伤害。
“主要是风沙太大和光太强,照得眼睛有些(损伤),视力也有一定的影响,主要是眼睛涩。看的时候人家定的是慢性结膜炎,只有脱离这个环境才会好。”
然而,惠勇依然觉得心满意足。边防的工作既让他实现了保家卫国的梦想,也让他找到了心爱的妻子。几年前休假回陕北老家,惠勇经朋友介绍认识了妻子刘芳(化名),当兵多年的军人气质是刘芳最喜欢的。尽管结婚以后,两人的见面时间很少,只能趁着惠勇休假或者刘芳到部队探亲时才能见面,但感情依然不错。
惠勇说刘芳刚来的时候,看到哨所的条件很艰苦,再加上自身高原反应带来的恐慌,不同意他在这里待下去。但是在哨所待了几天,对边防工作有了深入的了解之后,妻子转而支持他,并且写了一幅字赠送给他。这幅被惠勇视为珍宝的书作上写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苍劲有力,给了惠勇莫大的鼓励。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惠勇不能和普通人一样与妻子时常见面。每周两人只能通一次电话,如果写信的话得三四十天才能收到回信。思念妻子的时候,他就会拿出这幅字细细端详,如今他已经熟记了每一个笔画的力道与走势。
除此之外,惠勇与妻子还有一个浪漫的约定,那就是每天相约看月亮。所谓明月
寄相思,他们希望月亮能告诉对方自己的思念之情。
父亲牺牲 21年后女儿从警
陆军海拔3000米高原检验训练成果
男子在江边放生80斤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