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学还要深入学习英语,三个原则给你答案

  • A+
所属分类:雅思托福

扩大教育开放与外语人才培养扩大教育开放给外语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实质上是外语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的外语教育如何发展,其核心问题是人才培养。这是外语界同仁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这个问题涉及外语教育在扩大教育开放的背景下用什么教育思想培养人,培养什么人,以及怎样培养人。

外语教育要用什么思想培养人?

中国的外语教育至今已有近一个半世纪的历史。过去一个多世纪我们主要是向西方学习,探求富强振兴之路,而今天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国力不断增强的背景下适时地提出了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可见中国再也不是被动地向西方学习,而是以积极的姿态敞开大门,吸收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同时通过输出“中国制造”传播中国文化。

中国的外语教育要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从扩大教育开放的内涵中把握其外语教育思想。传播中华文化,不断增强中国的软实力,在世界各国文化的交融中发挥作用,乃是国家发展的大局。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学为体”的思想在新时期又被赋予新的意义。当今时代,坚持“中学为体”思想,就是要坚持以国学为立魂之本,在吸收先进文化的同时弘扬中华文化,并通过中华文化在世界的传播增强中国的影响力。

而“西学为用”不是采用“拿来主义”的态度而在于从学中借鉴,借鉴的目的是为了传播和创造。所以,“中体西用”已经衍生为“传播与借鉴”,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传播与借鉴”作为外语教育的指导思想,并以此指导外语教育实践。从传播与借鉴的思想出发,外语教育必须让受教育者在世界各文化的交流中学会“求同存异”,求同而不失自我,存异而不嫌其他,为探索中国的富强之路而贡献力量。这就是我们应该坚持的外语教育思想。

外语教育要培养什么人外语教育要培养什么人?

在长期的外语教育中,我们对这个问题并没有认真地作过思考,只是理所当然地认为,外语
为什么大学还要深入学习英语,三个原则给你答案插图
教育应让受教育者掌握一门外语技能,或者说能够使用一门外语同操这种外语的母语者进行交际。评价一个学习者的外语水平主要看接近母语说话人的程度,他/她的语言能力越接近母语说话人其外语水平被认为就越高。

我们经常思考教什么、怎么教,以及怎么学,却很少思考培养什么人。考察现行的各类外语教育,都把“掌握语言技能”作为教学目标或教学指导思想。如果未来国家需要具有“传播与借鉴”能力的人才,那么,很显然,过去“重语轻文”的教育理念将无法实现这一任务。我们所说的“传播”能力是指传播中华文化和中国科技创新成果的能力,以及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交流的能力,“借鉴”能力是指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和科技成果的能力。

按照“传播与借鉴”的教育思想,不同类型的外语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应该不同。例如,基础外语教育要培养掌握基本外语技能和具备初步国际理解能力的人,为未来的传播与借鉴打下基础;公共外语教育要培养掌握使用外语技能并运用外语技能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人,而且公共外语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外语学习的最大群体是否具备国际交流能力的问题;专业外语教育要培养熟练掌握外语技能和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从事各种国际交流活动的高端外语人才。

如果外语教育在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上能达成共识,适应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新形势,我们的事业才能大有作为,外语学科的地位也才能真正得到提高,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外语教育在某些高校中的边缘化问题。因此,除培养研究型外语人才外,高端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外语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外语教育怎样培养人

思考外语教育用什么思想培养人,从根本上说是解决教育理念的问题;培养什么人关系外语教育发展的方向;怎样培养人关系外语教育实践,涉及外语教育的模式及其教学内容和方法。这三个方面互为作用,构成外语教育的核心。讨论怎样培养人同样涉及基础外语教育公共外语教育和专业外语教育,这三种教育形式既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又存在内在的联系是一个有机体和连续体。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也是认知
为什么大学还要深入学习英语,三个原则给你答案插图(1)
的工具和思维的工具。人类是以群体社会而存在的,从人际互动的角度看,语言当然是交际的工具。但从语言的生物属性和认知能力发展的角度看,语言首先是认知和思维的工具。外语与母语的根本区别在于外语首先体现的是交际功能,因此,外语教学通常把一种外语作为交际工具来教,外语学习通常把一种外语作为交际工具来学。

然而,我们逐渐认识到外语教育与外语教学是有区别的,外语教学是外语教育的载体,通过外语教学实现外语教育的目的,而外语教育蕴含着外语是整个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外语是受教育者作为人的发展的一种必要资源。从教育要符合人的发展并促进人的发展规律来看,外语教育要满足受教育者学习外语作为人的发展的需要。

进入大学阶段,随着学习者认知能力的发展趋于成熟,未来从事的专业取向也基本确定,外语才有可能真正成为交际的工具。交际是理性的、有目的的活动,离开一定的动机和目的,就谈不上什么交际。在学习外语的目的非常明确的前提下,外语学习者才会认识到,外语作为交际工具在一个开放的社会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于个人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所以,大学时期的外语教育应该满足外语作为交际工具的需要。人类交际主要通过两种媒介即口语和书面语实现,口语发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受语言情境的制约很大,与年龄因素也有很大关系,书面语则不受时空的限制,而且书面语的能力代表着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以及职业发展的能力。

一个外语学习者要达到用外语进行交际的目的需要的是什么呢?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需要的是吸收信息和传递信息的能力,也可以说是借鉴知识和传播知识的能力。在缺少目的语的环境下,借鉴与传播更多的则要求读写能力的发展,通过阅读获取信息,通过写作传播信息。发展读写能力不但是外语教育的目的,也是母语教育的目的。

与此相适应,大学阶段的外语教育要重视读写能力的培养,听说不再是教学的重点,听说能力的发展主要靠在提供外语环境的条件下学习者个人的努力,而且要把外语学习同专业学习紧密结合,实现外语技能型向专业知识型的转变,只有具备一定的听说基础同时掌握了读写能力的外语学习者在未来职业生涯中才真正有能力使用外语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外语作为生存的工具。

大学阶段的外语专业承担着培养专门外语人才的任务。所谓专门外语人才是指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以外语作为谋生手段的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于专门外语人才,外语便成为生存的工具。因此,专业外语教育区别于满足外语作为交际工具需要的公共外语教育,应满足受教育者将外语作为生存工具的需要。那么,如何才能满足这种需要?作为外语专业的教育者首先必须明确:一是社会在哪些领域需要外语人才,二是社会需要什么外语人才。

现实告诉我们,在外语教学领域,在外交、外事、外贸、商务等领域都需要外语人才;随着教育的不断扩大开放,国际组织、驻外机构、外国公司等都需要外语人才;在国际人文交流、汉语国际教育、对外新闻机构、大众传媒等领域将越发需要外语人才。总之,外语人才未来生存的空间会逐渐加大。这些领域决定了社会需要大量的外语教师、翻译工作者,以及大量有专业背景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更值得注意的发展趋势是,外语专业的学习者对未来的职业选择趋于多元化,也就是说,他们虽然选择了用外语谋生但对从事的职业选择却是不同的。因此,外语专业必须面向学习者个人多元价值取向和多元社会需求培养外语人才。要实现能用外语作为生存工具的目的,专业外语教育应以积极的姿态面对前面提到的扩大教育开放带来的挑战,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外语高端人才。

厚基础,就是要有坚实的语言基础,强能力,就是要有较强的语言实践能力,高素质,既包括人文素质也包括综合的专业素质。我们应以此为目标加强外语专业建设,解决现实存在的诸多问题,探索高端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外语专业受教育者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有能力使用所学外语作为生存的工具。

结语

外语教育应满足的三种需要:外语作为认知的工具、外语作为交际的工具、外语作为生存的工具。这三种教育目的针对不同类型的受
为什么大学还要深入学习英语,三个原则给你答案插图(2)
教育者体现在外语教育过程中,构成了从基础外语教育到大学公共外语教育直至专业外语教育的整体框架。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