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说到择校,实际上我最初的选择并不是贸大,备考前一直想考山大威海来着,一是离本科学校近,二是山大威海跟工大威海差不多,也不至于眼高手低。后来开始做真题,发现山大的翻译偏文学,而我又没有文学那个慧根,就放弃了山大。
后来偶然看到贸大的题偏经济贸易,又查阅到贸大MTI每年报录比10:1-9:1,口译统招人数在60-80之间,考量下来,贸大口译招人多,报的也多,对统招友好,适合我这种想冲一把,更进一步的人,同时能够避免目标过高,不切实际。最终初试395,上岸贸大。
一、
学习时间安排
我7月初开始正式备考,每天学习时间6-8h,9、10月8-10h,11、12月10-12h。考研是一场长跑,开始用尽全力,后期容易崩掉。学习强度循序渐进即可,切忌搞自我感动。
二、
各科备考要点
接下来分享一下各科的资料和注意点,希望能够帮到23的MITers
首先说一下考查科目:共四科,357翻译基础、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101思想政治理论、211翻译硕士英语。除政治外,其余三科都是贸大自主命题。
357翻译基础
专业课是大头,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贸大357分三个大题——词条互译+解释、英译汉、汉译英。今年词条很友好,都是热点,英译汉有几个词不认识,大概也能猜一猜;汉译英题材不偏,也还算友好。
① 词条
首先是词条。贸大词条除互译外,还要用英语或汉语下定义,而其他学校一半只需互译,无需
下定义。所以,准备这一部分重点就一个字:查!查!还是查!不懂的概念查清楚,理解透彻,记好笔记。汉语理解以后,你还得想想这句话你用英语会不会说,不知道的表达还是查查查!
词条准备要贯穿始终,这里介绍一下我用的资料。
黄皮书英汉互译词典,共一二百页。开始时一天两页,后来一天四页,再多就不扎实了。黄皮书后面的附录也要背,一本书背完大概花了两个月。背的时候无需单独准备笔记本,直接在字里行间抄上释义即可。那段时间与百度百科、必应相伴,感到自己知识充实了不少。
我的黄皮书几乎被我抄的词条定义铺满了每个角落,我一个考MTI的同学的黄皮书同样如此。当然,词条切忌得意忘形,觉得背的差不多就行了,要背就背准确、背熟。我的惨痛教训就是11月考二笔,发现考的词条都背过,结果好多都差一点就对了。回来之后我就疯狂复习,生怕因此而在研究生考试中留下遗憾。这也是我今年翻译基础成绩还不错的原因。再强调一遍,词条一定背准确!!!
2021全年卢敏和中国日报热词,各有特点,互为补充。黄皮书经典、全面,但是内容不够新。卢敏和日报新,但是不够全面。另外还可以看21年各大高校真题词条总结和21年全年热词,适合最后冲刺,背了3遍左右。此外,很多公众号和网站还会整理热词,玩手机的时候可以顺便看看,不用压力太大反复背。
② 英汉汉英翻译
武峰新东方的网课,武峰说话比较墨迹,但是真别着急,听武峰的课是入门的好方法。
韩刚的二笔和MTI教材。韩刚的教材和武峰不是一个路子,武峰重视技巧,算是主流教法;韩刚重视语言,正好与武峰相互补充。韩刚里面有很多语言点总结得很好,可以直接背韩刚的例句都是没问题的,武峰的例句就建议不要背了,学学技巧就行了。对应练习可以做韩刚MTI的真题部分。
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是真的痛苦,毕竟信息点密集,又缺乏乐趣。但是相信我,备考初期背政府工作报告有助于你快速进入状态,掌握常见词、常见译法。不要嫌枯燥,一定要坚持背完,而且要多背几遍。
二笔教材和真题。刚开始练翻译
的时候真的会崩溃,翻啥啥不会,译啥啥不对。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的,不用太大压力,否定自己。可以先从二笔教材下手,优点在于按题材编写,与贸大考察题材不谋而合。二笔教材,是1分练,4分理解,5分背。练(背)完二笔教材,就拿二笔真题开练,真题是8分练2分背,因为大部分知识点前期都覆盖过了,主要目的就是加强理解和掌握。贸大真题。基本过程是这样的:限时做题、对答案、整理笔记、背笔记、再做一遍。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开始就做的真题。百科覆盖面太广,可能背了两个月再做题,反而错得更多,不过不要灰心,只要持续背,功夫不负有心人。贸大过去很多年都是 50道选择,但是今年改题型了,突然变成15道选择两个简答。过去五年,贸大选择测重中国古典知识和欧洲历史,但是百科变幻莫测,各方面都背得扎实,才可以不变应万变。
关于网课,1.5倍速划重点,之后反复背。关也的网课优点在于重点突出,分类记忆。缺点在于不够全面(百科很难有哪一本做到全面),不够新。背着关也,我开始着手研究院校参考书:《西方文化史》和《中国文化概论》。两本书都很厚,乍一看很吓人,千万别怯,一点一点来,只要开始了,后面就快了。这两本书很有意思,享受起趣味的同时也不能掉以轻心,知识点要摸清背熟。我用表格、思维导图等方式按单元总结,然后默写表格、导图,最后把书反复捋几遍就好了。
刘军平的汉语百科知识与写作。它的优点在于系统性强,简洁。缺点在于很多东西得自己查,说得不详细。比如中国历史的成语典故部分,只有关键词,没有解释,就得自己查。
真题做完了一定要背答案!再说一遍,背答案!而且要多背几遍,不然相当于白做。百科词条部分补充自己没背过的就可以了。黄皮书百科词条词典着重把社会、经济两部分定义详细背下来,可能会在翻译基础里考定义,其余部分查漏补缺即可。
同时,我把相同种类易混点,和有脉络的点做了整理,比如重大国际会议(慕尼黑会议、开罗会议、波茨坦会议...)、中外交流名人(利玛窦、闵明我...)、美术流派等。美术流派要注
意可以欣赏一下作品,不然硬记很难记下来。为了应对贸大近年钟爱的文言文理解题,我还把《论语》看了两遍,虽然没考,但是加深了文学素养。还可以买一些欧洲历史和中国历史的书,市面上捡有意思的买,随意看看。
今年新增简答题,需要在记忆的时候增加理解,才能有逻辑地写成段落!
448有一个应用文,一个大作文。应用文做一下往年例题,黄皮书里有范文,不用背,只需学习文章用词和结构,然后自己练两三篇就可以了。素材方面,可以在学习本年度热词的时候顺便研究一下热词背后的涵义,就可以当最新的素材。
翻译硕士英语
没想到翻车了,主要原因在于考前没做定时模拟,导致时间分配不均,作文没写完,23届的筒子们一定别偷懒,考前一定一定要模拟啊。
新东方刘文涛的词汇课,刘文涛会讲一些造词法,很受用,但是单词量很少。专八单词9月开始背,一背到12月24号,背了7遍。单词背一遍没任何效果,按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背,一共7遍,牢不可破。
专八真题,专八真题有难度,用来练阅读比较合适。需要着重总结的常见的坑和命题思路,摸清楚什么样的说法考官想让你选什么。二笔综合的真题和教材,二笔综合有部分跟翻译硕士英语考察内容相同,可以用作练习。还是那句话,背题永远比做题重要,千万别偷懒觉得对完答案就万事大吉了!
黄皮书翻硕英语真题。这个主要是为了练习题感,同时扩大单词量。因为黄皮书真题量大,要定期定量做。比如每天做两篇阅读,一套词汇题。整理辨析词汇,比如Taunt, stunt, stout, tout, trout。这是在前期大量背单词的基础上进行的。容易考察的形近词,近义词,一边做题,一边总结贸大的参考书,一共四本,我读了两本,另外两本没读完。读的时候可以当闲书看,了解大意,读懂句子,就可以了。因为考试也很难从里面出题。
贸大有一个句法辨析错误题,往年很简单,今年突然感觉特别难,23的同学千万别在这人而轻敌呀,我估计这上面没少失分,千万别走我老路。这个题型把贸大真题研究透就可以了,毕竟也没有什么其他类似考题可练。
英语作文。贸大传统是考图表作文。建议用雅思作文、新东方网课准备。要做三件事:1.搞清楚每段写什么内容。2.背熟常用句型。3.会根据图标的分析。前两点我就不多说了,背模板套用就可以。最后一点,要会根据图表分析背后的原因,以及影响等等,这些就是多看类似的例子,练出来的感觉,没有准确答案,言之有理即可。这部分可以参照黄皮书的参考答案学习思路。
政治
政治报班学习的,八月底开始看直播课,直播结束后每天学半小时的时间,11月末开始就各种预测,背了机构的预测和肖八大题就上考场了,最后75,不高不低。
三、
关于复试
我初试总分390+,因为前年线396,去年388,所以感
觉很紧张,怕自己进不了复试,或者擦线进,就报了惠园教育的复试班,力图复试逆袭。带我的学长是会口班的,专业水平没的说,既有鼓励,也有敲打,充分利用了复试前的一个月。我用的是上海中级口译教程,教材偏老,但是经典没得说。学长给我挑问题,指导技巧,受益匪浅。正式复试前两天,学长安排了一次模拟面试,让我有了更充足的准备。
这就是我的22考研之路,我相信,贸大不会辜负我,也请23的筒子们相信,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希望能够帮到你们!
欢迎关注公众号“贸大考研论坛”获取更多考研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