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学思维学习英语

  • A+
所属分类:雅思托福

摘 要:语言学习有其共性和个性,我们要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运用数学思维方式去思考、分析、理解、学习英语,将大大改善英语学习模式,提高英语学习效率,进一步推动英语教学的发展。各学科的整合学习,是现今高效学习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英语学习;数学思维;学科整合

英语和汉语都是语言。语言学习有一个共通点: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所以我们在语言教学中,一直强调语言能力的培养。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这个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是缺乏的。那怎样才能在有限的环境中高效学习呢?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中,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既然同样是语言学习,英语和汉语必然有其共性,在共性上我们再去思考分析理解其个性,便能让两种语言随意转换,让学习英语像学汉语
用数学思维学习英语插图
一样自然。那么这个转换的关键是什么呢?陈国强教授在所著的《英汉概念结构对比》一书中从认知语义学的视角探讨了人脑在两种语言转换中如何用概念思维,又如何用概念结构处理语言的思维模式,指出了语言的对比。而数学从它诞生那天起就与思维结下了不解之缘。数学的存在和发展都要依靠思维,而反过来数学又是思维工具,同时语言也是思维的主要工具。思维方式的差异,正是造成语言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也就告诉我们,数学思维是两种语言转换的关键。也就是说,我们的英语教学,不能只是重视语言能力,也要关注思维能力的培养。

下面就是我运用数学思维学习英语的一些体会。

一、英语与数学批判性思维的一致性

批判性思维强调用有意义的方式对知识进行重新组建。批判性思维包括三个基本技能:评价、分析和联系。评价是采用各种方式,运用一定的标准进行的客观评判,不能掺杂个人的情感和态度。分析是把一个整体分成几个部分并能分析理解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使学习者理解其潜在的思想观点。联系是对分析的各个整体之间通过对比和比照,确定其关系,并将各部分进行联系的一种能力。总体来说,批判性思维就是能够发现某些事物和现象的问题所在,根据自身的思维逻辑进行相应的分析和评估。批判性思维是智力的训练过程。数学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任,数学教学中问题解决的过程正是训练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过程。在英语学习中,我们如果运用批判性思维,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必会拨开英语学习的迷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看下面几个句子的中英互译:

1、在树上有一只漂亮的鸟。

There is a beautiful bird in the tree.

2、我喜欢课桌上的这本书。

I like the book on the desk.

3、我昨天晚上看到你提到的男孩子。

I saw the boy you mentioned last night.

首先,我让学生先把三句中文进行缩写:1、有一只鸟。2、我喜欢书。3、我看到男孩子。学生们发现,在
用数学思维学习英语插图(1)
英文翻译里,这些缩写词全部放在了句首。于是,他们得出一个结论:英语翻译会把主干(主谓宾)放前面。学生发现了这一规律但并不能解释“所以然”,我继续让他们思考“为什么中英文的表达方式会有这样的不同?”“中英文表达还有哪些不同,比如时间和地点的先后位置等等?”

解决完这个问题后,我又引导他们思考定语的类别和位置,以及他们产生的原因、依据和规律。第1句中 beautiful 做前置定语,第2句中on the desk 做后置定语,第3句中you mentioned做定语从句。三句话中出现了三种定语形式,形容词放前面,介词短语和定语从句放被修饰词后面,为什么?还有哪些可以做后置定语?什么时候需要用到从句,和我们说过的“一个句子中必须有谓语动词”这个知识点有没有联系?

通过这样的批判性学习,同学们不仅仅是在学习中英思维的差异,也是在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解决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 英语与数学抽象思维的一致性。

由于东西方的文化的历史因素,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具有较强的形象性,西方文化的思维方式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而数学是抽象性极强的一门学科。抽象思维是在分析事物时抽取事物最本质的特征而形成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推理、判断的思维活动。抽象往往开始只能抓住一些表象,然后从表象中发现一般规律。在英语与数学的学习中,我们用抽象思维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句型和句子,抽象出英语句子的关键点和规律。比如,我给学生看了常见的7种句子结构(sentence structures):

1.SV(主谓)The car stopped.

2.SVP(主系表)Mary is a student.

3.SVO(主谓宾)I love ice cream.

4.SVOO(主谓宾宾)Tom gave me a present.

5.SVOC(主谓宾补)We consider the work challenging.

6.SVA(主谓状)They work
用数学思维学习英语插图(2)
hard.

7.SVOA(主谓宾状)We like the film very much.

学生通过观察,总结出一个结论:一个英语句子中必须有谓语动词。

三、英语与数学逻辑思维的一致性

与汉语相比,英语更注重形式上的逻辑。这不是说汉语没有逻辑,而是将上下文的关系隐藏于字里行间了。汉语是一种意合语言,而英语是一种形合语言。而数学最大的特点就是严密的逻辑性,所以数学思维的逻辑性与英语思维的连贯性是相一致的。

举个例子:渴,我要喝水。用英文翻译这个句子,我们不能直接译为:thirsty, I want drink water. 正确的翻译应该是:Because I’m thirsty, I want to drink water.或者 I’m thirsty, so I want to drink water. 这句话是在叙述一件事情,即:因为我渴了,所以我想喝水。用Because 或so做连接词表明了句子之间的因果关系,逻辑关系交代得非常清楚。中文只是简单的一句话,在英文中却分解成了两个句子来表达(因为涉及了两个谓语动词),而且每句话都有主语,不能省略。中文则可以省略主语。对英语来说,除了祈使句,句子中的主谓是不可或缺的,而且各个句子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必须通过一些连接词交代清楚。

实际应用:A gentle touch on her hair called her mind back. 本句中只有一个动词called,但有些学生误把touch也看成动词。这犯了两个逻辑错误。第一:根据上下文,整篇用一般过去时,touch时态不对;第二:一个英语句子中是不能出现两个谓语动词的。如果出现,必然会采用从句和连接词。懂得了英语句子的逻辑关系,我们的翻译、写作便不会有问题。

数学中还有归纳分类思维、分解与组合思维等等,这里不再一一陈述。采用这些思维方式教学的想法来自一个英语学困优等生。他在学校各门功课都拔尖,只是英语一直徘徊在80分左右,对英语学习兴趣不大,也不知道如何攻破。他的家人找到我后,我和他进行了详尽的沟通。

我认为他的英语不能提升的障碍在于:一、对英语学习没有兴趣,纯粹是应付学习;二、在英语学习上没有找到成就感;三、英语学习纯粹是靠僵硬的记忆。针对他的个人特点,我突发奇想:他既然其他科目都不错,尤其是数学很好,对其非常感兴趣,那我能不能利用他良好的数学思维来学习英语呢?如果数学和英语相结合,他对英语的兴趣自然会提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再经常让他体会到运用逻辑、归类等思维学习的成就感,而不是单纯的靠僵化记忆,效果应该是很好的。

经过我的引导实践,证明这种思维学习是适合他的。在熟练应用数学思维学英语后,他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天坚持做一篇阅读理解,培养思维、语感和阅读能力。最终,他以高考英语140分的成绩考上了理想的重点大学。

他的成功激励了我,也让我对这种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在网上关注了大量此类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整理之后,综合自己的一些感悟,我把此种方法应用于整个班级的英语教学。很幸运的是,我刚好接手了一个数学成绩拔尖的学生比较多的班级,他们的思维很活跃,但对英语兴趣不大。我把这种思维方式与自主学习、合作小组相结合。学生们在我的思维引导下,自主和互助相结合,英语学习气氛空前高涨。我坚持学生思考后无问题,我不讲;讲题目时,学生不与我互动,不告诉我思考的结果,我不讲。学生们学的很愉快,我教的很轻松。经过一年的“磨练”,班级平均分提高了10分。尤其是几个理科成绩突出的学生,更是成效明显,普遍从原来的70-80分稳定到100多分。采用这些数学思维方式,极大的增强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提高了自主学习的效率以及形成跨文化意识。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7)》)把“思维品质”列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并将其界定为:一个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同时《课标(2017)》也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应积极促进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因此,我们英语老师应尽量挖掘教材中能与其他学科知识互相渗透的内容,适时地与其相结合,进行学科整合,把学生从传统的单向思维定式中解放出来,加强其知识掌握的整体性,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创造性的学习语言,积极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

创新英语教学,激活英语课堂,任重而道远!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