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苏 中国第一本英语学习类杂志复刊

  • A+
所属分类:英语口语

本文选自《小小王林王林》的博客,点击查看博客原文

30年来,作为中国第一本英语学习杂志的创办人、新东方出国培训的土老大、留学牛津的优等生、英语自学的布道者,他们薪火相传。

放眼中国,从《FollowMe》、《疯狂英语》到《双语宝宝》,数以亿计的中国人学好英语的愿望从未消减。

30年过去,大洋彼岸的语言,已不
复苏 中国第一本英语学习类杂志复刊插图
可避免地嵌入了中国人的生活。

《英语学习》复苏

“197
复苏 中国第一本英语学习类杂志复刊插图(1)
8年10月,中国第一本英语学习类杂志《英语学习》的复刊,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高厚堃称。

高厚堃,83岁,北京外国语大学离休教授。他是中国第一本汉英词典的编撰者之一,也是《英语学习》的创办人之一、第四任主编。

“(当时)社会大环境已经变了。北外西门口原来有个自制炼钢炉,刚刚拆了。工厂恢复生产,学校恢复教学,高考(Q吧)也恢复了。我的感觉是,荒废了很多年,各行各业都有一股学习的劲头。”高厚堃回忆说。

确实是水到渠成,环顾高厚堃四周,英语在这一刻成了人们迫切想掌握的一项技能。高厚堃的爱人当时在中科院植物所工作,为了给单位工作人员培训英语,她被领导派回来抢英语老师。“总算开始正经搞科研了。国际上通行的学术语言是英语。我们国家最早和苏联好,很多研究员开始学俄语,半道改了英语,‘文革’10年耽误下来,基本都扔得差不多了。”

在社会上,学英语热也开始悄然兴起。《英语学习》复刊后,发行量很快达到50万份,数年后,更是猛增到100万份。而在1958年,这份杂志创刊时,首期发行量仅为2000册,最高时不过15000册左右。

1976 年,现任哈佛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任托尼·赛奇,曾以交换学生的身份,来到了中国的南京大学。他后来回忆说:“当地人对我们非常好奇,盯着我们看,但如果你想去搭话,他们就会退避三舍——他们认为和外国人说话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搭乘公共汽车时,只要看到我们在等车,他们就会马上让出一条路来,让我们先上车、坐下,接着,他们才一哄而上。在车上,中国人会和我们保持距离,虽然车上永远都那么拥挤,但我们身边5米范围内总有空位。”

战斗的武器

复刊后,《英语学习》当时的主办者沿用了陈毅的题词,并在第二期重刊了陈毅1962年对外语师生的一次讲话。

讲话中,除了感慨自己留法时未能有精力学习语言外,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陈毅还总结了学习外语的意义:“掌握了外语,可以把外国人的长处介绍到中国来提高我们的经济和文化,还可以把我们的革命斗争经验介绍出去。”

重刊这篇讲话,
复苏 中国第一本英语学习类杂志复刊插图(2)
是因为文中一些提法放到这一刻依然很适用:外语学院的学生在校内是否可以只讲外语不讲汉语?一些人反对人家讲外语的做法对不对?学好英语是不是忽视政治的表现?学习用功的学生是不是个人主义?

复刊初期,征稿要求是:“革命回忆录、新长征的新人新事以及语音语法词汇方面的文章”。复刊一年后,随着社会环境的开放,《英语学习》的封底刊登了高厚堃译编的莎士比亚名剧《奥赛罗》的插曲《柳叶之歌》和苏格兰民歌《友谊地久天长》。

对于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的高厚堃来说,音乐是他一生的爱好,即使在“文革”期间,他也躲在家中偷偷听古典音乐。对于《英语学习》来说,这是第一次刊登真正的英文歌曲,“编辑一开始拿不准,很慎重地开会研究了一次方才定下。”

谨慎选稿,是那个年代留下的印迹。“当时,办杂志有很多担心,担心把领导的名字印错了,担心作者的立场不对。我们的禁忌更多,还担心选稿的媒体是恶意攻击中国的媒体。为了保险,尽量刊登古典作家的作品。1966年,连这些也做不到了,只好停刊。后来说缺少新闻纸,但更真实的原因是,大家都担心出差错。”

各种官方媒体上,学习英语是阶级斗争需要的论点,也被反复强调。

1978年的年初,《北京日报》刊登了一篇文章《以革命导师为榜样努力掌握外国语》,文中称:“努力掌握外国语这个武器,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1978年的年底,为纪念毛主席诞辰85周年,《中国青年报》发表的文章中还提到了这样一个细节,毛主席到晚年仍每天抽空学英语。工作人员见他如此刻苦,就问老人家,您都这么大岁数了,还要学习外语?毛主席亲切地告诉她,这是斗争的需要。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滑动解锁才能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