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一)学习动机弱根据某学院针对高职大学生新生的英语学习动机调查显示,受问卷调查的100人中,选择自己英语学习动机是因为通过课程考试、通过大学英语等级考试、为了增加自己的就业机会、出国留学外部因素的人分别有100人、100人、90人、40人,选择学习英语的动机是因为对语言感兴趣、享受学习英语过程等内部原因的人只有10人、5人。
哪怕是在本科阶段的英语专业里,很多也并不是抱着真正喜欢英语而报的专业,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也只是想通过专业四级和八级的考试,因为这是学校相关政策的要求,对于没有获得相关英语证书的,将不给予其学士学位以及毕业证书。加之转专业困难,只能硬着头皮学习,甚至有一些,为了以后能进入外企,转到了英语专业,其自身也并非出于对英语的兴趣而学习英语。除此之外,大多数的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学习英语是因为就业市场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让他们去考英语类证书以此提升自己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为以后就业做准备。
(二)学习表现差一是自学能力的缺失。很多学生认为上课的内容没用,便不从教材和课堂中学习,从不听老师在教学时总结的学习经验。而大学英语的课程内容有混杂而深刻、专业性强的特点,如果没有高中老师的强制学习以及死记硬背就导致许多同学英语学习甚至没有学习动机。在准备相关考试时,就只会一味的依赖盲目做教辅资料的这种方式,不掌握正确的方式方法,也没有自己独特的学习诀窍。导致付出了大量精力却始终没有学习成果,学生的信心逐渐下降,久而久之也放弃了学习英语。
二是缺乏学习英语的兴趣。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语言表达和语法用法的熟悉度上自然不如从小就掌握的母语,要锻炼出跟母语者一样熟练地表达就需要大量的练习,但大多数人并不能做到。英语的发音对于亚洲人来说还是比较难的,由于长时间受中国语言的影响,许多同学因为发音不标准,认为自己说英语有口音,不好意思在课堂上发言,不敢与老师互动,长此以往对英语的兴趣就会逐渐降低。
三是缺乏坚持的决心。其实学习英语或是任何一门语言是很枯燥的,特别是在学习的前期阶段,需要对同一个内容进行重复地操练。比如说计划每天背单词、听听力等。如果一天有其他很多事情冲突的时候会产生懈怠,慢慢就没有再坚持下去了;又比如在学习语法的时候,由于长、难句的复杂,很多学生便没有学习的决心,很难将语法的基本功学好。即使在这些基本难题上都解决了,但长时间发现,一门语言并不是简单的去背诵,还要了解它的文化背景等,而短时间内难以达到自己的目标,所以很多学生受到挫败,便慢慢放弃,这也是一个普遍的问题。
(三)课堂氛围僵从这两门课堂上来看,许多学生是因为上课而来上课,上课非常被动,大多是以老师为中心,学生听课心不在焉,课堂参与度低,通常都是自己在底下玩手机或者说小话。老师一般会在讲解文章的时候让每个学生进行自我预读和翻译,并随机抽学生进行课堂展示。此举主要也是敦促学生提前预习,熟悉课堂内容。但从课堂观察来看,绝大多数的学生并不会自己进行翻译,多依靠翻译软件翻译后直接念手机上的内容,不会进行独立的思考和联系。由于多数学生此前英语基础较差,阅读文章时会出现严重的口音
,甚至连基本的句子都无法阅读通顺。这使得老师在上课中无法进行好的互动而学生也没有进一步获取更高的知识,这使得英语陷入死循环,学生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上课,很难使课堂活跃起来。
二、造成高职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英语陷入困境的原因
(一)内部原因1.基础知识薄弱。普遍高职大学生在高中阶段并没有认真学习英语,其中甚至一部分学生高考英语成绩没有及格,英语的基础十分浅薄,在旅游英语专业内也是如此。高中授课的重点是听力和单词背诵,在语法方面则会着重让基础差的学生进行模版背诵,长期依赖这些例句,就会导致学生脑中并没有完整的语法结构,进入大学后在课堂需要自己独自思考然后输出时开不了口,即使能说,也有句子结构死板、单词过于简单的问题。
2.母语负迁移现象严重。语言迁移在20世纪中期才兴起的对比分析理论中出现的概念。它是美国语言学家RobertLado提出来的。Lado认为,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迁移是指学习者将已经掌握的语言形式、意义以及文化背景生硬地迁移至所学习的目标语言当中,试图以这种方式来解决自己学习外语时所遇到的问题。众所周知,母语迁移可分为正迁移(positivetransfer)和负迁移(negativetransfer)。正迁移是指已有的语言知识对新语言的学习起促进、帮助作用;负迁移则指已有的语言知识对新语言的学习起阻碍、干扰作用。
如果母语和目标语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内容,那么这时就会出现正迁移,从而促进目标语的学习。如果母语和目标语的差异性大,那么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则会干扰到目标语的学习,这点尤其体现在英语发音上,英语和汉语分属不同语系,学生在读英语单词时,会常常受到自己母语知识的影响。3.没有在义务教育阶段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系统的学习观念。英语学习要同时兼顾听说读写四个部分,学习语言本身也有许多特性,比如要勤加训练,但大多高职大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并没有认真学习英语,对语言学习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学习方法,也并不清楚自己在四个部分的长处和弱处在哪,这就无法在
大学阶段合理地将自己的学习计划安排好。
4.缺乏正向引导的因素。在高职院校的英语学科内一般会出现一两个同学英语基础比一般同学高出非常多,但由于差距太大,这一两个学生并不会成为大家的正向学习对象,大家都觉得只要自己不是最后一两名就好。英语素养好的同学长时间在这样对比明显的环境里,也会认为自己英语本就很好,不需要再进一步学习,造成对英语学习出现懈怠,长此以往,英语水平也会大幅下降。
(二)外部原因1.学校英语教学环境的缺失。
(1)教材内容枯燥乏味。《旅游英语》是一本介绍各地的风土人情的图书,这样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习到了全球各地的文化,在极短的时间内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但是由于课本并没有与高中进行有效地衔接,课本中会出现大量极为复杂的复合句和专业四级-八级难度的词汇,加之学生对高中基础知识的掌握普遍不好,就导致学生阅读障碍较大。加之文化差异较大,久而久之丧失了学习动力,在大一并没有打好坚实的基础。《饭店英语》的专业性更高,多涉及到酒店各个职位部门的工作及相关介绍,学生在学习此课程时无法理解其中的专有名词,且此书遣词造句比《旅游英语》更难,导致学生在没有建立系统性知识框架的情况下学习起来更加吃力。
(2)整体英语教学设计出现漏洞。a.缺乏对学生系统性知识框架的建设。缺乏对语音、语法的系统性训练。英语的语音系统、发音规则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特点,与汉语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语音学习阶段是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最基本的阶段,是学习词汇、课文和语法之前首先要接触和掌握的部分。在大学里,更多学生只会听但不会表达。还有各种考试对口语水平的忽视,以及在教学中对口语课程安排的忽视,使口语一直被学生老师所不重视。针对这部分教学内容,如果采取集中教授的办法,用不足10学时的时间完成基本语音教学任务,对学生来说是不易接受的。然而如今课堂上并不会专门腾出时间来对学生的发音情况进行纠音,更不会教授语音、节奏、重音等系统性知识,导致学生不知道自己口语的问题出现在哪里,哪怕在课堂上会以课文阅读和对话交流的方式训练口语,也没有任何作用。
b.缺乏对语法的系统性构建。不论是《旅游英语》还是《饭店英语》都在课本内大幅度加入了对话和阅读的内容,其中阅读内的句子和单词难度远远高于四级,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不会就遇到的语法问题进行讲述,帮助学生弥补高中的学习漏洞,只会机械地让学生们自行仿写课本例句后进行大声阅读,仿写的句子内出现语法问题也不会加以纠正,导致学生意识不到自己的语法存在错误,反而一直延续自己错误的用法一直用下去。c.与其他课程衔接度低。《饭店英语》着重让学生了解、学习酒店内各个部门的职责,并掌握相关的专业名词和对话。由于学生在进入大学阶段前社会经验积累较少,哪怕在知道这些专有名词的汉语意思的情况下,也并不明白它所表达的实际意义;同时也不清楚酒店里各种员工的工作流程。而任课教师侧重点在英语教学,有时候也解释不清楚酒店相关专业性较强的内容。
(3)教师本身的专业性不足。旅游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师很多并不是专业的英语老师,通常是其他非语言专业的老师来上课,这就导致无法根据学生特性来灵活地变换教学方式,甚至可能自身在语法和语音方面就不太好,在课堂上多次出现直接将单词读错,句子节奏、语调错误的情况,也导致学生学习了错误的内容。到了大二年级的英语课程更往专业相关度靠拢,这时老师自身专业性不足,不仅无法在英语技能方面对同学提供帮助,连课堂内容都无法讲解详尽。
2.义务教育阶段与大学教育阶段教学理念的冲突。(1)义务教育错误的教育方式的影响。中国考试制度以及竞争制度的特殊性使得义务教育阶段内学校的英语课堂必须教授考纲相关的内容,导致课程内容繁多、枯燥而且死板,学生必须面对高考的压力,就必须强迫自己接受这些知识,也没有多余的时间进行消化和转化,在这种强压之下,学生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对英语产生了“枯燥、乏味”的刻板印象,对英语学习有了抗拒心理,从而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
(2)教育理念衔接性过大。义务教育阶段内的英语教学主要以教师输出为主,学生只负责输入课本内的知识即可,对于考纲外的内容就不予理睬。在进入大学后学习方法有了极大的转变,此时已经没有什么考纲来限制学习的内容了,除此之外,学生也被要求自己主动地利用课外时间给自己输入相关知识,课堂上除了一贯地接受课本和老师输入的内容外也要在课堂输出自己所思考的内容,与老师达成互动的效果,老师由此得到学生对于上课内容的反馈,学生之间也会互相学习彼此的输出内容。而课堂设计并没有考虑到这些冲突,从而在课程内容上进行衔接。学习方式的突变导致高职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无法适应,也羞于在课堂上输出,久而久之也会对英语课堂产生紧张、焦虑、畏惧的心理。
(三)社会的普遍偏见社会普遍对高职大学生有“学习成绩差、无所事事、被高考淘汰掉的弱者”等刻板印象,并对在校学生形成很大的影响,甚至还出现了本科大学生歧视、轻蔑专科大学生的怪象,也导致高职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出现偏差,认为自己就是差的,自己差是理所当然的,自动自暴自弃,荒废学业。三、解决措施教材课本应该与时俱进,与大学生当下的生活相贴近,这样能够增进大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认同感,也能增强自己的学习动力,同时内容的实用性也便与大学生能在生活中即时使用自己所学的内容。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剔除单一呆板的教模式,在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同时,应优化学生的英语教学模式,采用新型的、适合高职阶段大学生的教学方式,实现人性化、个性化的英语学习发展趋势。
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不同的英语实际掌握水平,有针对性地对其查漏补缺,使每一名大学生都能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真实的英语能力,有效提高自身的英语素质。在详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对比分析法。比如在教授学生英语音标时,先将汉语的拼音与英语的音标作比较,如,元音和辅音在汉语拼音里也能找到相似的部分,而有些发音汉语拼音中就没有。从学生熟悉的内容入手,让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二者的异同,也方便学生理解,这样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扬长避短,有意识地弱化母语的负迁移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准确率和效率。另外,也可以尝试任务型教学法。在任务型教学法的指导下,学生们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活动来学习语言,通过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获得和积累了相应的学习经验,提高了学习兴趣,享受成功喜悦,能够充分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
多数学生对时事新闻、热点话题、小组活动等课堂活动表示喜爱,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有了普遍的提高。由于这种教学满足了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需求,使他们经常有机会运用所学英语知识,锻炼了他们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拓宽了眼界,也有利于他们产生更多內在的学习动力,最终把兴趣延伸到课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