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日前,全国政协委员许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英语只是一个工具性的知识,在一般需求的情况下完全可以用人工智能来替代,且90%以上的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用不到英语。“为什么要让大家花费那么多时间,去学习一门工具性的知识呢?”许进建议,不如把这个时间交给孩子去学习音体美这样的,对身体、对健康成长有好处的知识。
“学英语不如学音体美”的话题也因此冲上热搜,引起广泛讨论。有的人认为,应该提高“音体美”等科目的地位,重视综合素养的培育;有的人则认为,英语依然是一项重要的学科,对普通人家的孩子来说,学英语更实用。
那么,英语真的不值得学?“音体美”如今在学校里还“弱势”?英语vs“音体美”,哪个科目更重要?记者与各方交流,了解学科的实际发展情况,与大家交流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是否削弱英语地位
人们对此看法不一
对于英语学习的争议,许进委员的建议其实还算客气。此前也曾有人呼吁直接取消英语课。无论是将英语踢出“主科”,还是取消。究其理由,都集中于“学习过程困难,增加学生学习压力,工作之后不是每个人都用得到”。
确实,在传统主科“语数外”中,英语一直享有特别的地位。相较于语文、数学,大多数人生活中一定会“用到”的科目来说,英语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需要从零学习,甚至需要“补习”来提高。
就说头部培训机构,大家最熟悉的新东方、英孚教育等,曾让他们“出圈”的业务就是英语培训
。一门英语课,其不仅可从学段分设培训内容,还可从使用方式上设置培训项目,如口语、写作、翻译等,甚至还能从工作或学习需求上设置培训项目,如出国、商务英语等。而从学校来说,英语不仅是中小学的“主科”,许多幼儿园也以“英语”教学作为本园特色,甚至把“外教”教学作为“卖点”进行宣传。
“因为工作性质,英语是重要工具。不出意外,我也一定会让儿子学好这门科目,且咱们家庭日常就会用简单的英语与其交流。”在高新区某外企从事行政工作的杨女士告诉记者,她认为英语是一门实用科目,以自身经历来说认为掌握英语很重要,毕竟“多门手艺多条路”,自己的孩子就报了英语口语学习班。
不过也有认为“应该削弱英语地位”的。从事媒体行业的王女士认为,“可把英语从‘主科’调为‘选修’,据兴趣与规划自主选择”,减轻学生压力,给予学生家长更自由的选择空间。
交流中,不少英语老师们向记者表示,“英语重不重要”不能简单从最后能否用上作为评判是否该学、是否要少学的标准,这样的急功近利难免会陷入“实用主义”的窠臼,“义务教育段科目的设置需要深入探索与研究”。
英语不再是学校里唯一“外语课”
已有地方试点“把英语踢出考试”
目前,成都市中小学的英语科目依然以主要科目定位进行设置。记者从部分小学课表上了解到,一周英语课设计,最少的有1节,最多的有3节。就中学而言,英语课数量增加的同时,课程类型也更加细分,如英文阅读、口语与戏剧等,此外还会开设如英语节、英语周等活动。
然而,记者也发现,英语课不再是学校里唯一的“外语课”了,除了英语,部分学校也开设了其他小语种,比如棠湖外国语有德语、法语、俄语等;成都外国语有日语、德语、法语等;川大附中有法语等。选择这些小语种学习的学生,主要还是有出国留学规划的,或对该语言有兴趣,立志选择相关专业的。
同时,此处需补充一个知识点,就是高考科目的设置,其中并不是“语数英”,而是“语数外”。也就是说,可以以“小语种”参加高考。目前高考外语科目有六个: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考生任选其中一个语种参加考试。
此外,把英语“踢出考试”,也已有地方试点。上海市教委去年印发的《上海市中小学2021学年度课程计划及其说明》中,就明确提到,“四、五年级期末考试仅限语文、数学两门学科,其他学科只进行考查,考查形式可灵活多样,严格执行等第制”。
美育纳入中考,体育考试提分
“音体美”已是学校里的“重点课”
虽说这不是人们第一次讨论“英语课”的“地位”问题,但是第一次将其与“音体美”课程进行比较。谈及“音体美”,同学们总爱调侃“这三科老师身体特别差:他们总是因‘生病’把课让给其他科的老师上”。
以“实用”角度来看,曾经中高考不考的“音体美”课程很浪费时间。因升学率等背景下,学校的不重视,让孩子们缺乏体育锻炼,没有真正上一节美术或者英语课,导致学校里的“小胖墩”“小眼镜”越来越多,孩子们对艺术知识的了解与鉴赏水平也越差了。
值得高兴的是,国家发现了这个问题,在教育改革大背景下,“音体美”等课程如今反而成了学校里的“重点课”。就在上个月,四川刚刚明确“逐步提高中考体
育分值”“从2022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新生开始,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并作为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计分科目”等重磅内容,让人们再次重视起“音体美”等课程。
“美育课程纳入中考,预示着体育和艺术的教学真的在‘双减’政策下被推到了快车道,如何做好体育艺术的加法,是学校体艺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在这大好的背景下,作为体艺老师更应把握好契机,为增强学生体质和提高学生艺术修养而努力作为。”成都七中育才学校体育组负责人、锦江区名师工作室领衔人陶毅谈到。
此次两会,不少代表委员们也针对“音体美”等美育、体育的改革发展提出不少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奥运冠军张常宁认为:“加强青少年体质健康,可以抓住体育学业水平测试这个突破点,建议在一些地区试点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省统考中增加体育考试,并将该成绩作为高校录取的参考依据。”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吴为山认为要推动美育与体育的协调化共同发展:“建议取消中小学生的各种艺术类等级考试,在学校开齐开足美育、体育课程。鼓励各个学校根据自身办学优势,将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艺术、体育活动编入课程,如蒙古族的摔跤、藏族的锅庄舞、瑶族的竹竿舞等。”
短评:这不是一道“选择题”
英语vs音体美,在笔者看来,并不应该成为一道“选择题”。
“90%以上的工作人员用不到英语”的观点先不论是否为科学结论。“学英语不如学音体美”的观点也不能站住脚。与英语相比,“音体美”在生活中更“无用”。以“实用性”作为衡量标准,那需要“砍掉”的科目还有不少。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英语教育教学中确实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比如教育水平不均衡、城乡师资的不平衡,可能导致的公平性问题;英语教学中以“考高分”为目标,造成“哑巴英语”等问题。
值得警醒的是,这些问题也同样会出现在越来越受“重视”的“音体美”等美育、体育科目上。
因此,纠结取舍问题,不如反思:问题出在哪?如何互相补充,齐头并进?如何改革以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育
人目标……
对此,你怎么看呢?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赵子君 责任编辑 何齐铁 编辑 王鹃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